第六期腾讯游戏品鉴会路演项目——《九霄缳神记》,是一款以故事驱动的动作冒险游戏,由著名游戏制做人工长君监制,無常工作室制做。我们访谈了游戏制作人梁夏,想了解一下她们是怎样将东方流行的武侠元素与西方流行的游戏类型融合的。
立项:
暗黑武侠+动作冒险
《九霄缳神记》这款游戏的立项根植于工长君的《九霄》系列,所以武侠这个题材是已经确定的。但怎样在武侠题材的局限中找到突破?無常工作室与监制工长君讨论了好多,也参考了大量年轻人对游戏的看法和心态。最后决定尝试国外少有人进军的动作冒险游戏。制作人梁夏:“当然选择这条路去挑战必然艰辛,但假如这些类型能更好的承载我们要抒发的故事,那就是它了!”
《九霄缳神记》主概念图
动作冒险游戏其实是国际上主流游戏类型,但在中国极少看到这样类型的单机游戏,同时《九霄缳神记》又有着武侠或则说东方幻想这一独有的题材。如何将二者和谐地融合,打造成一款符合当下游戏审美的仙侠动作冒险单机,这是很大的挑战。
《九霄缳神记》主角潜逃
对無常工作室来说,“暗黑武侠”的概念也是一种新尝试。暗黑武侠的基调从人设、剧情到视觉疗效都不太像一款传统的仙侠游戏。在人设层面上,《九霄缳神记》的主角可能不再“传统”,而是以一种反英雄的方法去打造。整个剧情是一个自我认知到救赎的拼搏故事,对比工长君之前的作品风格有着许多的不同之处,总体来说,非常值得期盼。
战斗:
如何提高打击感?
在试玩过游戏后,很多玩家都赞扬了《九霄缳神记》的打击感,那么团队对于战斗和打击感是怎样考虑的呢?
《九霄缳神记》处决
打击感方面,除了要实现出招动作与受击动作的配合之外,还会在功击命中时做“卡刀”慢放疗效,再加上受击特效、光效、震屏、模糊等,就会让玩家在战斗时更有觉得。当然刺激性的音质和摇杆振动也会给打击感带来比较直观的体验。总的来说打击感就是须要特别多要素紧密配合,带给玩家即时性极强的视觉、听觉、触觉的综合反馈。
制作人梁夏:“个人是认为我们游戏如今的战斗打击感和爽快度还有上升的空间,所以我们也在不断学习和摸索,相信不久以后玩家可以看见。”就玩家关注的战斗而言,设计上初次上手难度较低,但是有很高的操作上限和系统深度,深入玩下去会发觉战斗中可用特别多的策略和方法。
世界观:
将小说弄成游戏
这款游戏本身是以小说作为IP的,在建立九霄这一世界体系的时侯,花了相当大的力气和篇幅,目前九霄世界观的内容已达数十万字。梁夏觉得,用一款游戏的体量面面俱到地诠释这个世界绝对不现实。所以她们把范围缩小,把故事舞台置于九霄大陆其三的“玄霄”北部地区。通过游戏场景和关卡流程的编排,来表现局部地域的地貌特点和人文风情。
《九霄缳神记》解密关卡
同时团队也将小说世界观中的设定融入到游戏的机制中,比如主角所在的宗派决定了他的能力和战斗特性,这都是原世界观设定中就有所表现的。而游戏剧情也是与小说不同的,看过原著的朋友不用害怕剧透,又能感受到相像的人文环境。
《九霄缳神记》还融合了诸多的解谜冒险元素,这些解谜冒险元素不单单是为了填充玩法,更重要的是为情节服务。玩家在冒险揭秘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推进剧情发展,以及了解九霄世界不为人知的故事。
另外游戏中的部份揭秘须要主角和同伴单人合作完成。一来让同伴更好融入到关卡流程中,不至于出戏。二来为主角和同伴提供足量交互,提升羁绊,为后续情绪展开做铺垫。当然也会合理编排在关卡中,控制好关卡流程的体验节奏。
《九霄缳神记》版本场景
最初,团队想用q版渲染,是想在保留游戏的画面特征和视觉表现力,同时最大程度上减少硬件配置需求,甚至兼容手机平台。同时为写实画面当道的仙侠游戏找寻一种新的画面表现。
但是,如何用q版渲染表现中国武侠是个大困局。最后無常工作室用中国水墨画中留白写意的概念,试验性地搭建了游戏第一个对外公开的场景,并参展供玩家试玩。
《九霄缳神记》现场玩家反馈
当时现场玩家试玩的反馈还不错,而且并没有人晓得这款游戏就是监制工长君之前在微博上公开立项的全新单机游戏。甚至当时游戏还不叫《九霄缳神记》,而是名《代号:無常》。
《九霄缳神记》原始版本吐槽视频
未来:
整体战略已定
说到工长君,梁夏十分感激,因为在研制过程中,工长君对团队的帮助特别多,尤其是整体战略上的制定,以及多平台路线与暗黑武侠的方向。但在设计方向和制做内容上并不会对团队进行过多干涉,会放手让团队进行发挥。同时也会直接强调团队的一些设计缺陷或研制管理问题。比如游戏初期的装备可能比较单调,工长君就建议在背后加入长袍作为装备,一来背后有动态的东西玩家在看主角背影时会有更好的体会手游仙侠职业,二来长袍作为装备也是比较新颖,招式设计上空间比较大。
《九霄缳神记》战斗
梁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剧情,工大(工长君)以他过往作品的经验,对游戏剧情和情感的把控有相当大的帮助。可以说复古传奇,工大如同传言中一样是一个自我要求和对团队要求都十分严格的人,同时工作时间也真的十分的长。”
《九霄缳神记》解密关卡
根据工长君拟定的多平台路线,《九霄缳神记》立项早期就计划兼容PC和联通双端,所以团队选用的移植更为便利的引擎,在研制初期就实现PC端版本无差别移植到移动端,且疗效令人满意。同时团队对登陆主机也有一定的技术储备手游仙侠职业,比如近日宣布国行的,未来可能也会有所涉及。
梁夏:“对于不同平台的用户体会,我们力求为移动端带来与PC端相同画面及游览体验,所以理论上两类用户的体会我们希望是越接近越好。当然针对移动端我们会对操作和交互进行一定优化,让更多手机用户体验更便利,弥补移动端的硬件局限。”
《九霄缳神记》移动版运行
之后,梁夏也提及了前不久出席的第六期GWB腾讯游戏品鉴会,觉得受益匪浅:
“GWB的专家老师所一针见血发觉的问题,往往是中小团队自觉得不是问题的问题,其实是会导致比较严重后果的。而专家老师作为旁观者能有更清晰和客观的视角,能帮助中小团队的开发者去反省一些问题,并加以填补。这一点也是中小团队可以在GWB腾讯游戏品鉴会中获得相当宝贵的财富。”
关于腾讯游戏学院专家团
如果你的游戏也颇具看法饱含创意,如果你的团队如今也遇见了一些开发困局,那么欢迎你来联系我们。腾讯游戏学院集聚了腾讯及行业内企划、美术、程序等领域的游戏专家,我们将为全世界的创意游戏团队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游戏调优建议,解决团队在开发过程中遇见的一系列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gsszwy.cn/8216.html 转载需授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